
微电解填料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形成良好的原电池废水处理工艺,又称内电解法。该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受到美国、苏联、日本等国的重视。197年○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首次将铁屑应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本法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是近30年来广泛应用于印染、重金属、制药、油田废水等污水处理的新型电化学方法。应用广泛,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特别是高盐、高色废水和高色废水COD废水处理比其他方法具有更明显的优点。用微电解填料处理难生物降解废水可显著改善B/C值(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之比),从而提高后续生物处理的效果。我国通常采用该工艺对废水进行预处理,或与其他工艺结合使用,去除污染物。
通常的微电解反应是铁原子和碳原子在原电池反应中紧邻或分离。这种微电解填料接触不利于电子传输,电荷效率低,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普遍较低。一旦微电解填料分层,就更不利于有机物的去除。
微电解填料的包容性微电解反应是:铁原子和碳原子相互包容,形成框架,形成原电池反应。这种微电解填料接触不会出现铁和碳的分层,更有利于电子传输,电荷效率高,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好。
正确使用微电解填料:
1.可根据微电解反应的基本原理使用。
2.油废水首先要隔油。
3.使用微电解填料前要注意防水防腐,工作后要始终保持水分,不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不要在空气中氧化,影响使用。
4.微电解填料不能在碱性条件下长时间工作。
5.使用微电解填料时要注意适当的曝气量,不要长时间重复曝气。
微电解填料应用领域:
⑴染料、印染废水、焦化废水、石化废水。
⑵石油废水;皮革废水;造纸废水、木材加工废水。
⑶电镀废水、印刷废水、采矿废水;其他含有重金属的废水。
⑷有机磷农业废水;有机氯农业废水。
它可以放入酸性废水中,在产生通电的情况下,自己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