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电解填料的主要适用范围是:
印染废水、皮革废水、造纸废水、原木加工废水在褪色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率也很高。
染剂、化工、制药废水;焦化、石油污水;对上述污水进行处理后,B/C值显著提高,可显著提高其可再生性。
电镀废水、印刷污水、采矿污水等可去除上述废水中的重金属,并具有破络合作用。
有机磷农业污水和有机氯农业污水可以大大提高上述废水的可生化性,具有除磷除硫的功效。
微电解填料是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化学废水的填料,与微电解加工工艺相结合,可使高浓度有机化学废水的处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铁碳微电解加工工艺是指铁和碳在电解质中自发产生极弱的电流,用于分解废水中的空气污染源。它是一个集氧化、修复、电沉定、絮凝、吸附、铁路桥梁、清洗和共沉淀于一体的智能过程。在酸性废水中加入铁碳填料时,由于铁碳中心金属电极电位差(0.9~17V),废水中会产生大量的微原电池。微充电电池通过电位差小的铁转化为阳极氧化,电位差大的碳作为负极,在酸性电解质中得到电化学反应。
微电解填料处理工艺流程:
1.微电解处理工艺
对待处理的废水,泵提及混凝沉淀设备,经投药搅拌反应沉淀后,出水PH值调整至3-4;进入铁碳微电解设备反应停留30-60分钟,将PH值调整至8-10,进入絮凝沉淀设备;混合反应后,泥水分离,澄清液将PH值调整至7-8;排放或进入生化控制部件。
2.微电解芬顿(Fenton)处理工艺
对待处理的废水,泵提及混凝沉淀设备,经投药搅拌反应沉淀后,出水PH值调整至3-4;铁碳微电解设备反应停留30-60分钟,出水进入芬顿处理设备30-60分钟,出水PH值调整至8-10进入絮凝沉淀设备,混合反应后泥水分离,澄清液PH值调整至7-8;排放或进入生化控制部件。
微电解技术是处理高浓度精细化学废水的理想工艺。微电解技术作为预处理的主要功能是破环断链,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该工艺不仅可以大大降低COD和色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该技术利用微电解设备中填充的微电解填料产生“原电池”效应,对污水进行处理。通水后,设备内将形成无数电位差为1.2V的“原电池”。“原电池”以污水为电解质,通过放电产生的电流对污水进行电解、氧化和恢复,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OH]、[H]、[O]、Fe2、Fe3当它能与废水中的许多成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如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褪色的效果;Fe2进一步氧化成Fe3,它们的水合物具有很强的吸附絮凝活性,特别是在碱调节pH值后产生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混凝剂。它们的絮凝能力远远超过一般药物水解形成的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大量分散在絮凝水体中的细颗粒、金属颗粒和有机大分子。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化学、氧化恢复、物理和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该工艺具有应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价格低廉、处理时间短、操作维护方便、功耗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